豆腐包鸡!十元惊艳全家!大妈秘方绝了!
"闺女,过来!"张大妈一把拽住正在挑豆腐的小王,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。这卖豆腐的大妈在菜场干了十几年,手上的老茧比秤砣还厚实。
小王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吓了一跳,手里的豆腐差点掉地上。"张大妈,您这是?"
"教你个绝活!"大妈压低声音,活像地下党接头,"10块钱让你家那口子夸你三天!"小王一听就来了精神,这年头谁不想花小钱办大事啊。
"豆腐包鸡?啥玩意儿?"小王差点笑出声,"大妈您别是逗我玩吧?"张大妈也不恼,抄起块北豆腐就开始比划:"瞧好了,豆腐挖个洞,塞上鸡胸肉,煎香了再炖,保准鲜掉眉毛!"
要说这北豆腐可真是个好东西,老北京叫它"硬豆腐",在《齐民要术》里就有记载。张大妈挑的这块两块钱,瓷实得能当砖头使。鸡胸肉八块钱一大块,算下来正好十块钱,比点外卖划算多了。
"下手轻点儿!"张大妈按住小王的手腕,"挖豆腐跟谈恋爱似的,得温柔!"小王屏住呼吸,勺子一点点往里探,那豆腐芯颤巍巍的,活像嫩豆腐脑。鸡胸肉剁成茸,加姜末去腥,撒点葱花提香,再来点盐和胡椒粉调味。张大妈非要磕个蛋清,说这样肉馅才够黏糊。
"使劲搅!搅到能黏住筷子!"张大妈在旁边监工,"不然待会儿下锅全得散架,豆腐就该'开口笑'了!"小王胳膊都酸了,这肉馅总算达到了大妈的标准——扯不断,甩不掉,跟橡皮糖似的。
热锅凉油,肉馅那面朝下,"滋啦"一声响,香味儿窜得隔壁卖香菜的大爷直抽鼻子。煎到两面金黄,倒上调好的酱汁——生抽打底,蚝油提鲜,再来一丢丢糖中和咸味。加水咕嘟个三五分钟,最后勾个薄芡,那汤汁稠得能挂住勺。
开盖的瞬间,蒸汽糊了小王一脸。儿子闻着味儿就跑来了,伸手就要抓:"妈呀!这豆腐duang duang的,跟布丁似的!"老公闷头扒饭,含含糊糊地嘟囔:"明天...还做这个。"小王心里美滋滋的,这十块钱花得值,比买口红还开心。
要说这豆腐包鸡,在江浙一带还有个雅号叫"口袋豆腐",据说当年乾隆下江南时吃过类似的。不过老百姓才不管什么皇帝不皇帝,实惠好吃才是硬道理。张大妈这手艺,可是在菜场摸爬滚打十几年练出来的,比米其林大厨的方子都实在。
菜场里人来人往,张大妈又开始招呼新顾客了。她教人的时候总爱说:"会省钱的女人最好命?屁!会变着花样省钱的才是真本事!"这话糙理不糙,十块钱能让全家吃得眉开眼笑,这手艺够吹一辈子。
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,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。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。